附:倭铅

【原文】

8–5–1 凡倭铅古书本无之,乃近世所立名色。其质用炉甘石熬炼而成,繁产山西太行山一带,而荆、衡为次之。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,封裹泥固,以渐砑干,勿使见火拆裂。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,其底铺薪,发火煅红(图8–7)。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,冷定毁罐取出,每十耗去其二,即倭铅也。此物无铜收伏,入火即成烟飞去①。以其似铅而性猛,故名之曰倭[铅]云②。

图8-7 炼锌

【注释】

①锌易挥发,沸点907℃。

②倭铅意为猛铅。薮本注云,明代沿海受倭寇之害,故有此名。此处倭作猛解,不可理解为日本铅。

【翻译】

“倭铅”(锌)在古书中本无记载,乃是近世所制订的名称。此物由炉甘石烧炼而成,盛产于山西太行山一带,而荆州、衡州次之。每次将炉甘石十斤装入泥罐内,用泥包裹、封固,再将表面碾光滑,让它慢慢风干,切勿见火,以防拆裂。然后逐层用煤饼将泥罐垫起,其下面铺柴,引火烧红。罐中的炉甘石熔化成团,冷却后毁罐取出,就是锌。每十斤炉甘石要耗损二斤。此物如果不用铜结合,入火就变成烟飞去。因其很像铅而性质又比铅猛烈,故名之为倭铅。

 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