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
8–4–1 凡铜供世用,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。以炉甘石①或倭铅②参和,转色为黄铜③。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④。矾、硝等药制炼为青铜⑤。广锡参和为响铜,倭铅和泻为铸铜。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。

【注释】

①炉甘石:学名Calamine,主要成分是碳酸锌ZnCO 

②倭铅:即锌,因其像铅而比铅性猛烈,故名。以下一律译为锌。

③黄铜:铜锌合金。以炉甘石与铜炼为黄铜,其色如金,亦见于《本草纲目》卷八,金石部。

④白铜:此处指以含锌、镍的砒石(砷矿石)与铜炼成的合金。

⑤青铜:此处“青铜”不是本义上的铜锡合金,而指用矾石、硝石等将铜炼成古铜色。

【翻译】

供世上所用的铜,不管采自山上或出自冶炉,都只有红铜一种。铜与炉甘石或锌掺和熔炼,则转变其颜色成为黄铜。铜再与砒霜等药制炼,则成为白铜。铜与矾石、硝石等药制炼,又成为“青铜”。铜与广锡共炼则成为响铜,与锌共炼则得铸铜。但最基本的原料只是一种红铜而已。


【原文】

8–4–2 凡铜坑所在有之。《山海经》言,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①,或有所考据也。今中国供用者,西自四川、贵州为最盛。东南间自海舶来,湖广武昌、江西广信皆饶洞穴。其衡、瑞等郡出最下品,曰蒙山铜者,或入冶铸混入,不堪升炼成坚质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原文作“四百三十七”,查《山海经 ·中山经》:“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”,今改。

【翻译】

铜坑到处都有。《山海经》说:出铜之山有四百六十七处,这或许是有根据的。今中国供人使用的铜,西部以四川、贵州出产最多,东南各省则间有借海船从国外输入的,湖广武昌、江西广信都有不少铜矿。衡州(今湖南衡阳)、瑞州(今江西高安)等地所出产的品位最低的所谓蒙山铜,或可在冶铸时掺入,不能单独冶炼成硬质铜。


【原文】

8–4–3 凡出铜山夹土带石,穴凿数丈得之(图8–5),仍有矿①包其外,矿状如姜石而有铜星,亦名铜璞②,煎炼仍有铜流出,不似银矿之为弃物。凡铜砂③在矿内形状不一,或大或小,或光或暗,或如鍮石④,或如姜铁⑤。淘洗去土滓,然后入炉煎炼,其熏蒸旁溢者为自然铜,亦曰石髓铅。

图8-5 穴取铜、铅

【注释】

①矿:实际上是包在含铜矿石外面的脉石。

②铜璞:脉石中低品位的铜矿石。

③铜砂:即铜礁砂,指含铜矿石。

④鍮(tōu)石:黄铜,此处指天然黄铜矿CuFeS 

⑤姜铁:此处指形状似姜而色黑的铜矿石。

【翻译】

出铜的山总是夹土带石的,挖数丈深即可见包在外面的脉石。这种石形状像姜,而有铜星,亦名铜璞,冶炼后仍有铜流出,不像银矿的脉石那样被抛弃掉。铜砂在脉石里的形状不一,或大或小,或光或暗,有的像鍮石,有的像姜铁。土滓淘洗掉以后,将其入炉冶炼,经熔炼从炉旁流出的是自然铜,也叫石髓铅。


【原文】

8–4–4 凡铜质有数种,有全体皆铜,不夹铅、银者,洪炉单炼而成。有与铅共体者,其煎炼炉法,旁通高、低二孔,铅质先化从上孔流出,铜质后化从下孔流出(图8–6)。东夷铜有托体银矿内者,入炉煎炼时,银结于面,铜沉于下。商舶漂入中国,名曰日本铜,其形为方长板条①。漳郡人得之,有以炉再炼,取出零银,然后泻成薄饼,如川铜一样货卖者。

【注释】

①日本称为“棹铜”,这种长条形的铜由日本出口到中国,在日人增田纲的《鼓铜图录》(1801)中亦有记载,此书亦引用《天工开物》。

【翻译】

铜矿有数种,有全体都是铜而不夹杂铅、银的,在熔炉中一炼即成。有与铅共生在一起的,这种铜矿的冶炼方法是,在熔炉旁边开高、低两个孔,铅先熔化从上孔流出,后熔化的铜从下孔流出。日本国的铜有包在银矿的脉石中的,入炉熔炼时银出现在上面,而铜沉于下。由商船运入中国,名曰日本铜,其形状为长方形板条。福建漳州人得到这种铜后,有的入炉再炼,提出其中夹杂的银,再将铜熔成薄饼形状,像川铜一样地出售。

图8-6 淘净铜矿砂、化铜

8–4–5 凡红铜升黄色为锤锻用者,用自风煤炭此煤碎如粉,泥糊作饼,不用鼓风,通红则自昼达夜。江西则产袁郡①及新喻邑百斤,灼于炉内。以泥瓦罐载铜十斤,继入炉甘石六斤,坐于炉内,自然熔化。后人因炉甘石烟洪飞损,改用倭铅②。每红铜六斤,入倭铅四斤,先后入罐熔化。冷定取出,即成黄铜,唯人打造。

【注释】

①袁郡:袁州府,今江西宜春地区。

②炉甘石300℃时分解成二氧化碳及氧化锌,前者飞散易将后者带走,损失锌质。改用较稳定的锌与铜炼成黄铜,是技术上的一种改进。

【翻译】

将红铜炼成可锤锻的黄铜,要用一百斤自来风煤炭这是粉状碎煤,和泥作成煤饼,燃烧时不需鼓风,烧起来昼夜通红。在江西产于袁州府及新喻县,放入炉内燃烧。用泥瓦罐装十斤铜,再装入六斤炉甘石,置于炉内,原料自然会熔化。后来人们鉴于炉甘石烟飞时有耗损,遂改用锌。每红铜六斤,加入锌四斤,先后入罐熔化。冷却后取出,即成为黄铜,任人打造成各种器物。


【原文】

8–4–6 凡用铜造响器,用出山广锡无铅气者入内。钲 ①今名锣、镯 ②今名铜鼓之类,皆红铜八斤,入广锡二斤。铙③、钹④,铜与锡更加精炼。凡铸器,低者红铜、倭铅均平分两,甚至铅六铜四。高者名三火黄铜、四火熟铜,则铜七而铅三也。

【注释】

①钲(zhēng):古代乐器,形似钟而有长柄,击之而鸣,并非锣。

②镯:古代军中乐器,钟形的铃。作者释为铜鼓,误。

③铙(náo):古代打击乐器,有柄。

④钹:铜制圆形打击乐器,两片一副,相击而发声。

【翻译】

用铜制乐器时,将矿山出产的不含铅的两广产的锡与铜同入炉内熔炼。制造钲今名为锣、镯今名为铜鼓之类乐器,一般是用红铜八斤,加入广锡二斤。制铙、钹所用的铜和锡,要求更加精炼。制造供冶铸用的铜器物时,质低的含红铜和锌各一半,甚至含锌十分之六及铜十分之四。高质量的铜器则用三次或四次精炼的所谓三火黄铜、四火熟铜作原料,其中含铜十分之七、锌十分之三。


【原文】

8–4–7 凡造低伪银者,唯本色红铜可入。一受倭铅、砒、矾等气,则永不和合。然铜入银内,使白质顿成红色,洪炉再鼓,则清浊浮沉立分,至于净尽云。

【翻译】

制造假银的,只有纯粹红铜可以掺入。银遇到锌、砒、矾等物,永远不能结合。然而将铜混入到银中,白色的银立刻变成红色,再入炉内鼓风,则银、铜间的清浊、浮沉立见分明,以至于彻底分离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