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工开物

《天工开物》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,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。
调丝、纬络、经具、过糊

【原文】

6–7–1调丝:凡丝议织时,最先用调。透光檐端宇下以木架铺地,置①竹四根于上,名曰络笃(图6–3)。丝匡竹上,其旁倚柱高八尺处,钉具斜安小竹偃月挂钩。悬搭丝于钩内,手中执篗旋缠,以俟牵经、织纬之用。小竹坠石为活头,接断之时,扳之即下。

【注释】

①原文作植,今改为置。

【翻译】

绕丝:即将织丝时,首先要绕丝。在光线好的屋檐下把木架铺在地上,木架上直插四根竹竿,名曰络笃。将丝围绕在竹上,络笃旁边的立柱上高八尺的地方,用铁钉钉上一根带有半月形挂钩的倾斜的小竹竿。将丝悬挂在半月形钩内,手中持篗(绕丝棒)旋转绕丝,以备牵经、织纬。小竹竿一端挂一小石块作为活头,断丝时一拉绳,挂钩就下来了。


【原文】

6–7–2纬络① : 纺车具图。凡丝既篗之后,以就经纬。经质用少,而纬质用多。每丝十两,经四纬六,此大略也。凡供纬篗,以水沃湿丝,摇车转锭②而纺于竹管之上。竹用小箭竹③ (图6–4)。

【注释】

①纬络:即卷纬,卷绕供织丝用的纬线。

②原文作“铤”(dìng),今改作锭。

③箭竹:禾本科苦竹属 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 

调丝、纬络、经具、过糊

图6-3 调丝(绕丝)

调丝、纬络、经具、过糊

图6-4 纺纬

【翻译】

卷纬:丝在篗上绕好后,就可作经纬线了。经线用丝少,而纬线用丝多。每十两丝,经线用四两,纬线用六两,这是大致情况。供卷纬线用的篗(绕丝棒),要将上面的丝用水湿润,再摇卷纬车带动锭子转动,把丝绕在竹管上竹管以小箭竹作成。


【原文】

6–7–3经具: 溜眼、掌扇、经耙、印架皆附图。凡丝既篗之后,牵经就织。以直竹竿穿眼三十余,透过篾圈,名曰溜眼。竿横架柱上,丝从圈透过掌扇,然后绕缠经耙之上。度数既足,将印架捆卷。既捆,中以交竹二度,一上一下间丝,然后扱于筘内此筘非织筘① (图6–5),扱筘之后,以的杠②与印架相望,登开五、七丈。或过糊者,就此过糊。或不过糊,就此卷于的杠,穿综③就织。

调丝、纬络、经具、过糊

图6-5 牵经工具

【注释】

①织机上的筘也呈梳子形状,将经线穿入梳齿,使其均匀排列至一定宽度,控制织物幅度,又称定幅筘。

②的杠:织机上卷绕经丝的经轴。

③综:织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部件。

【翻译】

牵经工具:当丝线绕在篗(绕丝棒)上之后,便可牵经就织。在一根直竹竿上穿三十多个小眼,眼内穿上竹圈,名曰溜眼。将这根竹竿横架在木柱子上,丝通过竹圈再穿过“掌扇”(分丝筘),然后缠绕在“经耙”(牵纬架)之上。丝达到足够长度时,就卷在“印架”(卷经架)上。卷好后,中间用两根“交竹”(经线分交棒)把丝分一上一下,然后插于梳丝筘内此筘不是织机上的筘。穿过梳丝筘后,把“的杠”与“印架”(卷丝架)相对拉开五至七丈远。需要浆丝的就此浆丝,不需浆丝的则就此卷在的杠上,即可穿综织丝了。


【原文】

6–7–4过糊:凡糊用面筋内小粉为质。纱、罗所必用,绫、绸或用或不用。其染纱不存素质者,用牛胶水为之,名曰清胶纱。糊浆承于筘上,推移染透,推移就干(图6–6)。天气晴①明,顷刻而燥,阴天必借风力之吹也。

调丝、纬络、经具、过糊

图6-6 过糊(浆丝)

【注释】

①涂本误作“暗明”,今改为晴明。

【翻译】

浆丝:浆丝用的糊以面筋里面的小粉(淀粉)为原料。织纱、罗必须要浆丝,织绫、绸可浆可不浆。用染过的丝织纱,因丝已失掉原来本性,要用牛胶水过浆,名曰清胶纱。浆料放在梳丝筘上,推移梳丝筘将丝浆透,随推随干。天气晴明,顷刻即干,阴天必借风力吹干。

上一篇:治丝
下一篇:边维、经数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