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灰、蛎灰

【原文】

12–2–1a石灰: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。成质之后,入水永劫不坏。亿万舟楫,亿万垣墙,窒缝防淫是必由之。百里内外,土中必生可燔石①。石以青色为上,黄白次之。石必掩土内二、三尺,掘取受燔,土面见风者不用。燔灰火料,煤炭居十九,薪炭居十一。先取煤炭、泥,和做成饼。每煤饼一层,垒石一层,铺薪其底,灼火燔之(图12–1)。最佳者曰矿灰,最恶者曰窑滓灰。火力到后,烧酥石性,置于风中,久自吹化成粉。急用者以水沃之,亦自解散。

图12-1 煤饼烧石成灰、烧蛎房

【注释】

①指石灰石(limes-tone),主要含碳酸钙CaCO 。石灰石焚烧后变为生石灰,即氧化钙CaO;再加水成熟石灰,即氢氧化钙Ca(OH) ,具有很大的粘结性。

【翻译】

石灰:石灰是经火烧炼石灰石制成的。石灰凝固以后,遇水永远不会被破坏。众多的船只和墙壁,填缝防水必须要用石灰。百里内外的土中总会有可烧成石灰之石,这种石以青色的为上料,黄、白色的次之。石灰石埋于地下二、三尺内,掘取出来烧炼,但表面风化的不能采用。烧石灰的燃料中,煤炭占十分之九,薪炭占十分之一。先将煤炭用泥合成饼,每一层煤饼上堆一层石,下面铺以燃料,点火烧之。最好的叫矿灰,最差的叫窑滓灰。火力一到,便将石烧脆,放在风中,时间一久便成为粉。急用时以水沃湿,也会自成粉末。


【原文】

12–2–1b 凡灰用以固舟缝,则桐油、鱼油调,厚绢、细罗和油杵千下塞艌。用以砌墙、石,则筛去石块,水调黏合。甃墁则仍用油、灰。用以垩墙壁,则澄过,入纸筋涂墁。用以襄墓及贮水池,则灰一分入河沙、黄土三分,用糯米糡①、杨桃藤②汁和匀,轻筑坚固,永不隳坏,名曰三和土。其余造淀、造纸,功用难以枚举。凡温、台、闽、广海滨,石不堪灰者,则天生蛎蚝以代之。

【注释】

①涂本作“糯米粳”,粳当为糡之误,二者音同义异,糡为糊。

②诸本作“羊桃藤”,羊为杨之误,今改。按杨桃藤为猕猴桃科的猕猴桃 Actinidia chinensis Plach ,其茎、皮均含植物粘液。

【翻译】

用石灰填固船缝时,得与桐油或鱼油调配,放在厚绢或细罗上用油拌和,再杵一千下以后塞缝。用石灰砌墙或砌石时,要筛去其中的石块,用水调粘。涂饰器物,仍用油灰。用石灰粉刷墙壁,则将石灰用水澄清,加入纸筋后再涂抹。用来修坟墓或蓄水池时,则是石灰一份,加入河沙、黄土两份,以糯米糊、杨桃藤汁和匀,轻轻一压便很坚固,永不毁坏,名曰三和土。其余如制造蓝淀、造纸,都离不开石灰,其用途难以枚举。浙江温州、台州及福建、广东沿海地区的石头如不能烧成石灰,则有天然产生的牡蛎壳可作代用品。


【原文】

12–2–2蛎①灰:凡海滨石山旁水处,咸浪积压,生出蛎房②,闽中曰蚝房。经年久者长成数丈,阔则数亩,崎岖如石假山形象。蛤③之类压入岩中,久则消化作肉团,名曰蛎黄,味极珍美。凡燔蛎灰者,执锥与凿,濡足取来药铺所货牡蛎,即此碎块(图12–2),垒煤架火燔成,与前石灰共法。粘砌城墙、桥梁,调和桐油造舟,功[用]皆相同。有误以蚬④灰即蛤粉为蛎灰者,不格物之故也。

图12-2 凿取蛎房

【注释】

①蛎(lì):牡蛎,又称为蚝,瓣鳃纲牡蛎科动物 Ostrea rivularis ,肉美可食,其外壳可烧成石灰CaO。

②牡蛎长成后聚集在近海的岸边岩石上,死后肉烂而留下空壳。新的牡蛎又依附在许多空壳那里生长。久之形成大片牡蛎壳堆积,叫蛎房或蚝房。

③蛤:瓣鳃纲蛤蜊科 Mactra quadrangularis ,肉味亦鲜美。

④蚬(xiàn):瓣鳃纲蚬科Corbicula。既非蛤蜊,亦非牡蛎。然三者介壳都可烧成氧化钙,即石灰。

【翻译】

蛎灰:在海滨靠水的石山之处,由于海浪的长期冲压,生出一种蛎房,福建称为蚝房。年深日久蛎房长到数丈之长,宽达数亩,崎岖不平,形状像是假石山。蛤蜊之类被冲压到石岩中,久之消化成肉团,名曰蛎黄,其味极其珍美。烧蛎灰的人手执锥与凿,涉水将蛎房取来药铺所卖的牡蛎,就是其碎块,堆起煤将蛎壳架火焚烧,与前述烧石灰的方法一样。用蛎灰粘砌成墙、桥梁,或与桐油调和造船,功用与石灰都是一样的。有人误以为蚬灰即蛤粉就是牡蛎灰,是因为没有推追事物之原理所造成的。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