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子曰

【原文】

11–1 宋子曰,水火既济②而土合。万室之国,日勤一人而不足③,民用亦繁矣哉。上栋下室以避风雨④,而瓴建焉。王公设险以守其国,而城垣、雉堞⑤,寇来不可上矣。泥瓮坚而醴酒欲清,瓦登⑥洁而醯醢以荐。商周之际,俎豆以木为之,毋以质重之思耶。后世方土效灵,人工表异,陶成雅器,有素肌、玉骨之象焉。掩映几筵,文明可掬。岂终固哉!

【注释】

①陶埏(shān):指揉合黏土烧成陶器,语出《荀子·性恶》(约前240)篇:“夫陶人埏埴而生瓦,然则瓦埴岂陶人之性也哉?……辟亦陶埏而生之也。”

②水火既济:出于《周易·既济卦》:“水在火上,既济。”表明万物皆济。

③万室之国,日勤一人而不足:典出于《孟子·告子下》(约前290):“万室之国一人陶,则可乎?曰不可,器不足用也。”此处作者或刻书人将“一人”误作“千人”,成为“万室之国千人陶”,便未免生产过剩了。故我们仍从《孟子》原典译出。总之,不可能多至千人。

④上栋下室以避风雨:出于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以待风雨。”此处指屋瓦的功用。

⑤雉堞(zhī dié):即女墙,城墙上突起的砖砌齿状矮墙,供守城者避箭用。

⑥瓦登:指古代盛食物的高足器皿。

【翻译】

宋子说,通过水火交互作用,将黏土烧成陶器供人使用。古人说在有万户人家的地区内,一人勤于制陶无法满足需要,可见民间用陶器是很多的。房屋要避风雨,就要在房顶盖瓦。王公设险阻以守其国,要用砖修城墙和女墙,使来犯之敌攻不进来。坚实的陶瓮能使其中存放的美酒保持清香。洁净的高足杯适于盛供品作祭祀用。商周之际,祭器以木料制成,并非出于重视质朴的缘故,后来各地人争献奇技灵巧,使技术日新月异,因而制成优美的瓷器代替陶木制品。这些瓷器薄如纸,白如玉,摆在几案和宴会上,其美丽花纹和光亮色彩交相辉映,十分典雅。从这里可以看到事物怎么能是一成不变的呢?!
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